2025.11.23 - 2026.3.1

维布克·西姆

欧洲当代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维布克·西姆(Wiebke Siem)在亚洲的首场个展,将与阿那亚艺术中心广州馆同时启幕。西姆曾于2014获得德国国家级奖项——凯撒林奖(Goslarer Kaiserring),该奖历届获奖者包括约瑟夫·博伊斯(Joseph Beuys)、辛迪·舍曼(Cindy Sherman)、奥拉维尔·埃利亚松 (Ólafur Elíasson)、芭芭拉·克鲁格(Barbara Kruger)等。

展览介绍

欧洲艺术家维布克·西姆(Wiebke Siem)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广州馆的个展将汇集其近百件作品,涵盖雕塑、装置和纸本等多重媒介,横跨艺术家数十年创作生涯的多个重要阶段。

维布克·西姆以雕塑为核心媒介,将日常物品从原有语境中抽离,并扭转其形态与意义。自上世纪80年代起,她以时尚为切口,将服饰转化为不可穿着的雕塑:手工缝制的连衣裙、外套与帽子在无人穿着的悬挂状态下,成为文化建构的性别外衣。她重构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乡村传统中的家具,精细还原其结构与细节,却刻意消解使用功能,使这些物件脱离现实而成为凝固的文化遗物,沉淀着关于近代德国国家叙事的集体记忆。

西姆的关注不止于物本身,而是指向物与人的共构关系。在她精心设计的家庭场景中,生活被悄然拆解并重组,“物”与“身体”彼此渗透:家具长出四肢,厨房器物与家庭空间静止如舞台布景,暗示着被排演的规则。其中的“人物”沉默、失衡、错位却又栩栩如生,唤起观众对熟悉环境的警觉与疏离,日常生活随之转化为显现权力结构的场域。艺术家以此强调身体是被文化制度塑形的工具,揭示了日常劳动与性别分工在社会秩序中长期被塑造与维系的现实。

此次展览由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策划,与助理策展人高良娇和展览统筹赵达共同组织。

关于艺术家

维布克·西姆

1954年出生于德国基尔,现工作、生活于柏林。

西姆曾获得著名的戈斯拉尔·凯撒林奖(Goslarer Kaiserring),被誉为“同时代最具创新性和原创性的艺术家之一”。她于1973年至1978年间在基尔的穆特休斯艺术学院(Muthesius Kunsthochschule)学习雕塑和版画,并于1979年至1984年间在汉堡美术学院(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in Hamburg)继续深造雕塑。之后,她回到母校汉堡美术学院学担任雕塑专业的客座教授,并于2002年至2008年成为该专业的正教授。1999年,她因赴英国布里斯托尔驻留而获得亨利·摩尔基金会雕塑奖学金;2001年,她又获得柏林市参议院文化事务部资助,在伦敦德尔菲娜工作室基金会驻留。

近期的个展包括:卢塞恩美术馆,瑞士卢塞恩(2025);波恩美术馆,德国波恩(2023);萨尔茨堡现代美术馆,奥地利萨尔茨堡(2022/2023);海牙美术馆,荷兰海牙(2022)等。她的作品被纽伦堡新美术馆、汉堡美术馆、杜塞尔多夫艺术宫博物馆、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、法国国家艺术基金等机构收藏。